您的當前位置: 典藏網 > 收藏熱點 > 有關早期防偽油墨熒光幣的介紹

有關早期防偽油墨熒光幣的介紹

作者:典藏網 發(fā)布于 2016-07-28 02:11:29 瀏覽 223 次

   現(xiàn)代印鈔極其重要的防偽科學技術--熒光防偽油墨,所謂熒光防偽油墨是具有較高防偽性能的防偽科學技術,又稱為紫外線熒光防偽油墨。熒光防偽油墨近20年以來世界各國印幣中得到了廣泛使用,其中第四套人民幣為重點攻關研究試驗,而在第五套人民幣中得到了成熟的應用。

   一、防偽熒光試驗幣的收藏價值

   90版100圓券(簡稱90100,其他幣以此類推)、9050以及961每張紙幣的熒光都相同,收藏的價值不大,早期熒光試驗幣,只有在部分冠號、部分流水中存在的,才有較大的收藏價值,主要集中在8001、8005、801、902等品種上。

   8001DQ金牡丹及黃金甲(1991年8月-1998年8月)

   8001DQ金牡丹是91年8月發(fā)行的,紫光燈下呈現(xiàn)強金色熒光(8001DQ的熒光油墨和90100和9050熒光一樣的)。剛好在90100和9050 發(fā)行前1年印制,是為首批正式發(fā)行防偽油墨熒光紙幣(即90100和9050)而試驗。左右兩朵牡丹花色在紫外燈下顯出金色熒光,細膩,光澤度好。俗稱:兩朵花,金牡丹。

   黃金甲8001DQ之后陸續(xù)印制了100多個冠號的黃金甲。為什么8001DQ黃熒光試驗成功了,為什么熒光試驗還要持續(xù)到98年?因為8001DQ試驗的熒光油墨是進口的,當時高額紙幣的熒光顏料一直依賴進口,成本較高。為了降低成本,盡快實現(xiàn)國產熒光油墨, 91年之后央行決定開始用國產熒光油墨仿制的8001DQ防偽熒光效果,但當時國產油墨不穩(wěn)定,所以92-93年出現(xiàn)了各類強弱不同黃金甲,熒光的強弱效果及不穩(wěn)定,直到98年出現(xiàn)WN等7冠號的比較穩(wěn)定的強黃熒光,接近DQ的效果,試驗接近尾聲。但強黃和8001DQ仍有明顯區(qū)別,98年的強黃,色黃而濃,91年的DQ色金而亮(強黃WN和金牡丹DQ比較)。

   8001DQ的同質金色熒光補號極少,因為當時在8001DQ印刷之前的剩余的補號JZ冠號較多,為避免浪費,一直沿用,尾號1998、1999為防偽熒光,尾號2000為手工補號用的是以前印好紙幣手工補號,所以為無熒光,或者是所謂的“背紅”。8001DQ同質金色熒光補號,僅限JZ389號段,存世量極少。

   在繼續(xù)做好黃(金) 色防偽熒光試驗的,同時,為做好1999版人民幣熒光防偽試驗工作,開始著手其他顏色熒光的試驗工作。

   西安印鈔廠1995年7月從8005FZ冠號開始了中國紅(中間熒光)試驗,并持續(xù)到2002年,共計110個冠號。

   保定印鈔廠1995年9月開始,在8005PA、PB、PC、PD、WF、WG部分流水開始試驗兩邊熒光防偽,主要試驗紅色熒光油墨,采用進口油墨,成本較高,所以只在部分流水試驗。

   8005兩邊熒光效果中,PA、PD、WF、WG背面熒光效果接近,PB、PC部分流外廓圖案熒光,PC部分流水為三種色熒光。PC、PD部分流水為正面紅太陽熒光。8005兩邊效果中主要有8005兩邊熒光(PA、PD、WF、WG冠號部分流水),藍色彩蝶(pb、pc部分流水),三色彩蝶(pc冠號部分流水)、整體8005兩邊熒光的存世量較少。

   902綠幽靈在熒光的紫光燈下下,滿版皆綠、晶瑩剔透。是中國紙幣歷史上唯一一種滿版皆有熒光的紙幣。目前綠幽靈發(fā)現(xiàn)10個冠號,DT 、FW、FY、HP、HR、PA、PC、PD、2個補號冠號:JX 、ZJ

   二、早期熒光試驗品種的價值

   進入2011年下半年,四套人民幣全線下跌落,但熒光試驗幣在異常堅挺,逆勢上揚,主要是熒光幣存世量少,題材多,效果好,收藏投資兩宜,具有收益高抗風險能力強的特點。早期存量少,特征鮮明的獨立品種舉有較大投資潛力,其中,綠幽靈存世量在50-60萬之間,率先先被人們接受的熒光幣,目前的單枚價格已經超過百元大關,龍頭902DT綠幽靈單枚突破2000元大關;8005兩邊熒光,整體存世量少于綠幽靈,其中的藍色彩蝶和三色彩蝶的價格一度高過綠幽靈的普通品種,由于存世量小于,鮮見成交,適于收藏;8001DQ金牡丹,存世量小于3萬枚,是四套中首批防偽熒光幣,黃金甲的龍頭,有可能續(xù)寫902DT綠幽靈神話,引領8001黃金甲熒光創(chuàng)造新的奇跡。#p#分頁標題#e#

   三、非防偽油墨熒光

   非防偽熒光品種:第三套人民幣拾圓券(大團結)(1987-1988年印制)、80版壹角和伍角券早期冠號,壹角券印制時間為1988年-1991年,被成為背紅,伍角券印制1987年-1995年。這期間屬于無意生產的油墨熒光,加微量熒光顏料目的是快干,熒光的亮度和強度達不到防偽要求,因此熒光效果不明顯,這與普通印刷品的熒光沒有區(qū)別,不屬于防偽或試驗范疇。

   四、防偽油墨熒光

   (1)最早的防偽熒光試驗幣:80版1角幣DQ冠號

   大面額人民幣正式發(fā)行前,大多印刷防偽技術要在小面額人民幣上試驗,熒光防偽試驗使命落在80版1角券上,1991年8月份開始在80版1角券DQ冠號開始首批試驗防偽熒光油墨,并取得了很好效果,一年以后,90版50元和100元如期正式發(fā)行。

   (2)試驗幣的特點:重點在紙幣背面試驗,由于風險大,技術不成熟,早期的試驗幣重點都在紙幣的背面進行,黃金甲,中國紅,兩邊熒光、綠幽靈都是以紙幣背面為主。

   (3)最早正式公布防偽熒光的品種:90版100圓券和50圓券

   第四套人民幣發(fā)行公告中指出:為適應反假人民幣工作需要,1992年8月20日,又發(fā)行了改版后的1990年版50、100元券,增加了安全線與無色熒光油墨印刷等新技術。1990年版100元、50元券左右都有用此油墨印的阿拉伯數(shù)字和漢語拼音面值,在紫外光下發(fā)出黃色熒光清晰可見。熒光防偽正式從幕后走到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