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典藏網(wǎng) > 收藏熱點 > 淺談跨世紀錢幣蘊藏的價值與魅力

淺談跨世紀錢幣蘊藏的價值與魅力

作者:典藏網(wǎng) 發(fā)布于 2016-09-28 07:09:59 瀏覽 232 次

 

 

 

北洋省造光緒元寶銀幣 260-340萬在中國古錢幣的制造及鑒賞過程中,文化意蘊與藝術(shù)價值都在鑄幣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無論是錢幣的形制,還是幣面上的紋飾圖像、文字內(nèi)容都被用來表達儒道思想的深刻內(nèi)涵,包涵著傳統(tǒng)宗教信仰、禮教觀念的內(nèi)蘊,寄托著古代人民崇尚自然的理念和美好的生活愿望。

清代學者翁樹培將古幣的美學鑒賞分為字、形、色、質(zhì)、聲五類,由此可見古錢幣自身的材質(zhì)、書法、造型、紋飾以及隱藏著于錢幣載體之中的文化內(nèi)涵,一并帶給人們愉悅的審美體驗與精神感受。錢幣的制造動機并不僅僅是裝飾和藝術(shù)欣賞,但在歷史的發(fā)展進程中,古幣以其獨特的實體形態(tài)與社會思想和審美觀念相融合,錢幣除具備其實體的貨幣功能之外又承擔著作為歷史文化載體的職責,這一身份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發(fā)生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自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古錢幣收藏越來越活躍,更多人注意起古錢幣的價值。然而他們重視的僅僅是經(jīng)濟價值,大多數(shù)人都忽視了其蘊含的美學意蘊和文化內(nèi)涵。雖然大多數(shù)人不關(guān)心,但越來越多的學者、收藏家注重起古錢幣的美學研究。

研究古錢幣,挖掘其文化底蘊,有助于對我國古代的書法、鑄造等文化的研究,充實了人們的業(yè)余生活,陶冶了人們的情操,提高了人們的素養(yǎng)品味。

清代機制銅圓的鑄造始于1900年(清朝光緒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統(tǒng)三年)。鑄造流通時間盡管只有十余年,但其鼎盛時期全國共有十七 省二十局開機鑄造銅圓。如以細微區(qū)別劃分,其版式在千種以上。因此當代銅圓收藏愛好者以收集到十大名譽錢幣之“大清銅幣”為最大樂事。

近幾年“大清銅幣”一度成為收藏界追捧的寵兒,媒體上炒得沸沸揚揚,動輒上百萬的天價。據(jù)了解,香餑餑的“大清銅幣”收藏價值極高,但是“大清銅幣”存世量極為稀少,一般古玩市場上的多為偽造品。如今“大清銅幣”價格一路狂飆,導致偽造情況越演越烈。

在2014年最為轟動的莫過于是一枚品相完好的“大清銅幣”拍出200萬的天價,賣家一夜致富,學者認為,“大清銅幣”收藏價值難以估量,是古玩收藏市場的“偏門”,如今“大清銅幣”收藏市場極度火熱,造假技術(shù)應運而生,請謹慎為之。

 

 

大清銅幣戶部 丙午年 150-200萬

“大清銅幣”像這種幣,一直以來都是大收藏家夢寐以求的,劉益謙曾說,對于這種極具收藏價值的藏品,收集到便是緣分,福氣?,F(xiàn)在市面上流通的,大多數(shù)為贗品,因為真品“大清銅幣”存世量是極為稀少的,真品“大清銅幣”,一直都是有價無市?! ?ldquo;大清銅幣”,背面是一條栩栩如生的神龍。在中國,收藏家極其喜歡這枚錢幣,因為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在民間傳說,“大清銅幣”背面的龍,能增加一個人的氣運,使其時刻在龍氣的保護下,趨吉避兇。所以這枚錢幣一直深受收藏家的喜愛。